whatever shit “love” gives you。take it。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世上便有了光。格格说,要看爱情电影。于是看了一出算不上爱情电影的爱情电影。

  500 days of summer是一部不太适合情侣的电影,因为当散场灯光亮起的时候,你也许会无法直视对方的眼睛。它讲述了经历过同一段恋情后完全改变了彼此初衷的一对男女。男生从相信一切美好的到不再相信,讽刺的是,女生却从中得出相反的结论,从相信一切美好的都可以随时被剪碎到相信原来真的爱有天意——虽然不是与同一个男人。因此这甚至根本不是爱情电影,而是如何放下爱情的电影。

  看完之后我在MSN上对天才同学说,这是穿着欧洲独立小众电影外衣却隐藏不了好莱坞内核的主流伪文艺爱情片——但我很喜欢。当然,这种喜欢和电影本身的关系可能不是很大,只是因为这部电影,我又重新审视了一遍自身。凡是能让我反省的电影,都是我喜欢的。

  其实说起来,这部电影的角色设定非常不讨喜。男主角是个小气甚至某些时候有点猥琐的文艺男青年,女主角是看起来搞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其实很知道这个男人并不是the one却还要和他在一起的神经女——自从《天使爱美丽》全球大热之后,这种长相甜美、思想跳跃、行为童话、神经兮兮的女主角也跟着层出不穷了。可惜不是人人都可以做amelie。

  据导演自己承认,这部电影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所以开头才会出现那句让人喷笑的,any resemblance to persons living or dead is purely coincidental… especially you jenny beckman. bitch. 这就是还没有忘记的证据吧。因此整部电影都透着一点郁郁寡欢的小家子气。这大概是为什么人们都说,不要招惹文艺男青年,因为一旦你先离开他,他就会把你变成自己后半世的灵感源泉——当然,幸或不幸,通常你不会是唯一的一个。

  (下面有点比较严重的剧透,你可以选择先看电影或者先看剧透)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