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太大概不审剧本。

又失眠了。那就简短记录一下。《我的前半生》不算师太最出彩的小说,但这是有非凡意义的一本。

这本书的灵感来源是鲁迅的《伤逝》——也是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涓生和子君的名字都直接拿来套用可见她对鲁迅的爱。

师太高产大家都知道,她也从未掩饰过自己的套路,她一路写过很多『唐晶』,最好的小说几乎都是『唐晶』做女主,但她由始至终只写过一个『子君』。她写的各色女主中绝大多数都是精神物质双独立的年轻女子,唯有子君的故事是她看不上的那类女性的成长故事,写的是中年女性的人格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但一个人的成长从来不是空降人格而应该是有迹可循的,按照目前的人设来看女主就算成长也只会长成一棵歪脖树,从一个做作而讨人嫌的家庭妇女成长为一个做作而讨人嫌的事业女性。

80年代港女的潇洒大方到了国内编剧手里恨不得回到清朝。一个大女主至多算是双女主的小说,不加个导师式的男主就不会拍了?还是卖不出去?不过数数这几年的大热剧还真就一直是这个套路,女性观众就是买账,不知是谁的悲哀。

所以我早说过,国内若是禁了小言和宫廷剧女权进程才或可快些得到推进,不过谁知道呢,也许部分人群根本就不想推进吧。

尤其嫌弃选角的险恶用心,我根本不信用马某某做女主不是为了话题炒作。真是加倍恶心。

will we die? just a little.

格林德沃被捕时对钮特说:Will we die, just a little.

这句话源自一句法语诗,被钱德勒在《漫长的告别》里引用了半句而广为人知。

坏人们通常很爱这句,以表示:老子才不会死,老子会回来的。可是其实原诗很美。

看来魔王初代目比魔王二代目不光帅一百倍,还有逼格一百倍。不愧是我大校长爱过的男人。

Salinger is dead。

  这个人,在他突然死掉之前,忘记已经多久没看到有人提起《麦田里的守望者》了。

  结果在他突然死掉之后的现在。铺天盖地全是关于向他致敬与感谢《麦田》的身影。那张摄于1951年的照片成了他的标准照,想看他别的照片?没门儿。

  几夜之间,貌似所有人都在急迫地表示自己看了多少遍《麦田》,以及这本书对他们的人生带来多么重大的影响。

  所以这几天我常觉得,也许是他活得太久了——应该说是默默地活得太久了。以至于他活着的时候,人们都以为他已默默地死了。因此,他真的死掉的消息传出来以后,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地发觉他之前居然还活着,于是重重吐出一口气,然后迫不及待地四处宣布他已正式永垂不朽。

哈,终于让我想到。

有史以来每次读哈7我都在想同一个问题。

为虾米赫敏同学这个珠袋看起来这么眼熟呢。

到底是在哪里看到过同样的东东呢。

直到今天,又一次读到哈4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想了起来——当然,这和读的哪一部完全没有关系,它只是突然出现在我脑子里。

那个可以装下所有东西但是只有荷包大小的珠袋,完全就是多拉A梦的口袋啊。

失望也只是因为有期望。

  看完了Twilight系列的第一本《暮色》,说实话,开始还读得津津有味,但随着故事的深入,我也越来越失望。而且我拒绝将这种失望归结到翻译的失误里去,因为这种失望并不完全是由于翻译的失色带来,而是对故事本身的失望。

  读《暮色》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如果不是因为角度新颖,这简直是一部可以与琼瑶阿姨的小说相媲美的烂言情。网上有评论说这个系列是美版的《哈利·波特》,称梅尔可与罗琳比肩。我不知道作为一个完全的哈利迷,对此我能说什么才不会伤心。不要说《哈利·波特》《魔戒》或《纳尼亚传奇》了,个人认为连沧月的《镜》系列都比这写的好。为此我很抑郁。

  如果你要用奇幻类或吸血鬼类来定义《暮色》系列,那它真的只够排到惨不忍睹的名次,因此我坚持此系列小说应该被放在言情类。相信我,在言情类它会得到更多的赞誉,如果在一开始我就把它定义在言情类的话,至少我绝不会像现在这么失望。

  我无法评论梅尔和罗琳两个人在文字驾驭能力上的高低,因为我读的是译作。但至少我知道,在文学性上,罗琳高了不止那么一点点——虽然拿着商业化写作谈文学其实有点可笑。

  罗琳的HP系列之所以那么吸引人,不仅因为罗琳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而是她在写HP之前对整个故事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宏观控制——至少看起来是这样——HP里有深入细致的心理刻画与大段的细节描述,你甚至可以看到她在前几部里为后几部提早埋下的伏笔,就更不用提那从头带到尾的悬念。爱情在HP系列里只是画龙点睛的一笔而不是故事的全部(感谢上帝,请注意,《哈利·波特》《魔戒》与《纳尼亚传奇》其中没有任何一部是以爱情为主线的)。HP是一个野心巨大的故事,巨大的野心需要更大的驾驭能力才能完成,罗琳在这一点上做得实在太好。

  《暮光之城》显然也是一个成功的系列,凭全球销售量就可以看出,对此我完全没有异议。但小说里大段肉麻得让我直哆嗦的对白实在使我精疲力竭,因此我非常欣赏《暮色》的电影编剧梅莉莎・罗森伯格,她大刀阔斧的剪接与拼贴,让电影的剧情比小说里进行得更流畅、紧凑,整部电影的节奏感比原著小说强太多了。我相信电影的制片人与投资方也一定同意我这一说法,因为听说这次拍《新月》,换了导演却没换编剧。感谢上帝,这真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决定。天知道,如果原著里的某些冗长、无意义的对白真的写进电影的话,我一定会在看电影时抑郁而死——虽然这并不代表小说里没有闪光的东西,小说有些对白与情节还是相当有代表性的,也已经被拍进电影里去。

  虽然在读HP时我偶尔也会觉得部分情节可以删去,但我从来没有在看HP电影时觉得电影真的能够完全地诠释出原著小说里所表达出的魅力。但Twilight却真的让我觉得,电影拍得已经足够好了,简洁明了,该有的情节一个也没落下,经典的对白被改动得更加经典。个人认为,看看电影已经足够,如果不是喜欢读言情小说的人,实在没有必要读原著。

  btw,我昨晚第三遍看Twilight,还是可以很高兴的从头微笑直到结束。这真是一部让人心旷神怡的电影,看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可以一直微笑,保持开心。而读言情小说(Twilight的原著)却有巨大的后遗症——非常想谈恋爱,因为强悍的寂寞。